期刊简介
本刊以推广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,提高医务人员对肺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为目的,兼顾学术交流与科研成果,繁荣科研活动。
往期目录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-
2019
首页>临床肺科杂志

- 杂志名称:临床肺科杂志
- 主管单位:安徽省教育厅
- 主办单位: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
- 国际刊号:1009-6663
- 国内刊号:34-1230/R
-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50周年金笔奖期刊收录:国家图书馆馆藏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万方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
树突状细胞疫苗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
彭丹;王洪武
关键词:树突状细胞疫苗, 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, 肿瘤细胞, 免疫逃逸机制, 抗原致敏, 协同刺激分子, 免疫抑制因子, 免疫监视功能, 造血干细胞, 肿瘤疫苗, 治疗肿瘤, 细胞分泌, 荷瘤宿主, 免疫治疗, 免疫原性, 免疫系统, 免疫记忆, 免疫刺激, 抗原提呈, 分子表达
摘要:树突状细胞(dendrtic cell DC)起源于造血干细胞(hemopoieticstemcell),是目前发现的功能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(APC).DC自身具有免疫刺激能力,是目前发现的惟一能激活未致敏初始型T细胞的APC,DC 不仅能够以抗原特异的形式启动T 细胞,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,而且还可以激发免疫记忆保护,在宿主再次受到肿瘤细胞攻击时发挥保护作用.虽然DC有如此强大的免疫监视功能,但由于肿瘤细胞相关的一些因素致使DC不能有效提呈肿瘤细胞,故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.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有:① 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弱;② 肿瘤细胞的漏逸;③ 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或缺失,缺乏协同刺激分子;④ 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.根据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,研究者提出用肿瘤细胞抗原致敏DC,再将致敏的DC回输,以此免疫荷瘤宿主,诱导出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,这是继化疗、放疗之后,治疗肿瘤的又一突破性的方法.现将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进展做一综述.
友情链接